2017.1.14 百鸡贺岁工艺展
背景
农历丁酉年——生肖年中的“鸡年”将至。迎着早到的春风,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州文化发展中心协办的“百鸡贺岁——岭南工艺美术迎春作品展”(下简称“百鸡贺岁展”),2017年1月14日至23日在岭南会展览馆举行。
“百鸡贺岁展”由以鸡为题材的陶塑、木雕、玉雕、广彩、油画和国画共一百件作品组成。作者均为佛山石湾及广州市的名家。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廖洪标、梅文鼎、刘炳、杨锐华、潘柏林、霍家荣、封伟民、庞文忠、霍冠华、刘健芬、刘雪玲、苏锦伦、黄志伟 、霍然均、周炳基、翟惠玲、吴志伟、陈爱东、杨庆焜、何毅青、赵雨华、凌康骅、黄海林、谭广辉、李义鹏、梁桂开、伍洁仪、叶凤玲;曹国昌、万兆泉、尹秋生、万兆元、何汉明、尹小艾、冯志文、张军节、卢德平。
在此之前,“百鸡贺岁展”的部分陶塑作品,曾于2017年1 月4日至11日,在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澳门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主办,澳门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澳门金碧文娱中心协办的“百鸡贺岁——岭南陶艺名家迎春作品展”上首次亮相。
“百鸡贺岁——岭南陶艺名家迎春作品展”在澳门金碧文娱中心举行。1 月4日下午,众多知音闻讯而至。剪彩仪式刚结束,展览厅就被众多石湾公仔爱好者挤满。至休馆,仍有不少人流连忘返。澳门金碧文娱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此热闹场面非常罕见,堪称一次“盛事”。
艺术盛事起于一次奇思妙想。
在陶都石湾,春节前陶塑艺人们总会群起创作、销售以生肖形像为题材的陶塑,这类石湾公仔在当地有“年货”之称。从三十多年起,每年春节前,石湾烧制、珠三角乃至更广大地区购买生肖“年货”渐成民俗。
2017年适逢“鸡年”。早在数千年前,家鸡就已进入广东人的生活。鸡肉、鸡蛋给先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鸡胗的“鸡内金”是常用中药。广东人有“无鸡不成宴”之谓。精于厨道的广东人,不但能用鸡肉烹制一道道佳肴,还能将外省人弃之不用的鸡爪、鸡脆骨,料理成“凤爪”、“掌中宝”等美味。“书圣”王羲之说过,“岭外少兔,以鸡毛作笔,亦妙”;可见一千多年前,鸡毫笔曾是广东读书人的书写工具之一。广东人还借用鸡的特点来形容某些世态,大大丰富了口头语言。如“鸡碎咁多”(喻钱少)、“鸡毛鸭血”(喻损失重大)、“鸡同鸭讲”(喻说不通)、“鸡肠字”(喻英文)、“鸡咁脚”(喻走得快)、“黄脚鸡”(喻上钩被擒)……
深谙广东民俗的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领导,2016 年下半年,提出了举办岭南陶艺名家鸡生肖陶塑迎春展的构想;既集中展示石湾生肖陶塑的艺术水平,也借用广东人再也熟悉不过的鸡的形像为丁酉年春节增添喜兴。
经过细致筹划和紧张运作,2016年年末,由廖洪标、梅文鼎、潘柏林、霍家荣、万兆泉等二十六位大家创作的以鸡为题材百尊陶塑如期面世。这批作品生动传神,堪称生肖类石湾公仔佳作。其中,万兆泉、霍家荣、陈爱东和万兆元合作完成的《一团和气》尤其令人赞叹。造型为四只母鸡簇拥着一只公鸡,一群鸡雏在大鸡脚边嬉戏。作品风格粗犷,貌似随意而作其实颇具匠心。群鸡踞于大石之上,除鸡冠、大石施釉,鸡身则以陶土本色示人。众鸡同为素色,恍若融为一体;既不争奇亦不斗艳,正合“一团和气”立意。
1月4日,在澳门“百鸡贺岁——岭南陶艺名家迎春作品展” 开幕式上,出席活动嘉宾致辞时表示,汉语中,“吉祥如意”的“吉”与“鸡”读音相近,于是鸡常常被艺术家写入画中、制成雕塑,以满足人们祈求吉利、祝福吉祥的美好心愿。陶艺展展出的一百尊鸡,如同一百个吉祥、一百个祝福。真诚祝愿澳门,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平安吉祥!
同理,在岭南会展览馆举办的“百鸡贺岁展”,也是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奉献给广州人民的一次美好祝福。
潘柏林作品《春回大地》
杨锐华作品《五福临门》
翟惠玲作品《安居乐业》18吋
曹国昌国画作品
张军节油画作品
李永生广宁石雕《雄鸡贺岁》
冯玉唐作品
何汉明作品《金鸡》(大红酸枝)
叶凤玲剪纸《和平吉祥送幅来》
蔡玉真刺绣作品《德道鸡祥》
梁淑萍刺绣作品《知足常乐》
谭靖榆刺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