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联系我们

2018.8.29《逸品大观——当代名家精品鉴赏》

信息来源: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 时间:2019-06-10 作者: 字体: [大] [中] [小]

  当代名家精品鉴赏

  主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

  协办单位

  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岭南美术出版社、当代岭南公共教育、仰山楼、皇玛抱趣拍卖、渔歌晚唱、广州象形堂、鲁逸堂、鲁学堂、名洲文化

  承办单位

  广州鲁逸文化

  策展团队

  许晓生、陈宪章、林润鸿、詹伟杰、林子竣、李声波、徐辉龙

  鉴赏时间

  2018年8月29日下午4:00(不设开幕式)

  展览时间

  2018年8月29日~9月9日

  展览地点

  岭南会展览馆(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晴波路13号)

  前言

  “逸”对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而言,是一种审美主体的自由创造,它超越规矩、富于变化而又发乎自然、从乎天性,非停留于技法层面的笔情墨趣,更多地突出主体品格,是画家个性的书写。画之“大”,在于不拘泥技法与琐碎细节,在于对生活与时代的反映,在于创作者情感的独特表达。在当代开放、多元的文化格局与时代语境之下,中国画的审美范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拓展,美的形式表达趋于多样,因此,对当代中国画所追求之“逸”和“大”的美学品质的解读,需要建立在艺术家对历史、文化、人生的价值的判断之上。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陈平《梦底家山之一》68cm×68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图片说明

陈新华《海洋世界》69cm×20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图片说明

陈永锵《花溪春闹图》137cm×69cm 纸本设色 2006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回溯四十年来中国画的变革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的价值延续与重塑是艺术家“现代性”追寻中的重要命题。

  显然,站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对已然存在的关乎20世纪中国画的叙述模式与价值解释系统进行再认识,这构成了当代人的现实诉求。因此,以21世纪最初十余年为时间坐标,对四十年来当代中国画之图式语言和价值属性作一番梳理有其必要性。在此,我们尤为关注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更为深刻变化的情态中,当代中国画语言变革的内在动力及其与当今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内在联系。

图片说明

邓建强《安岳石刻》60cm×39.5cm×4 纸本水墨 2018年

图片说明

杜滋龄《牧场之冬》145cm×291cm 纸本设色 2009年

图片说明

方楚雄《今年炮仗花更红》138cm×69cm 纸本设色 2018年

图片说明

方楚雄《趣味》34cm×40cm×6 纸本设色 1990年

图片说明

方土《清影摇风》136cm×24cm×4 纸本水墨 2017年

图片说明

李雪松《瑞花图册》32cm×41cm×4 金箔设色 2018年

图片说明

林墉《老猎人》69cm×69cm 纸本设色 1981年

图片说明

  本次展览,聚焦于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格局,以“逸品大观”为主题,从人物、山水、花鸟、水墨及工笔等探索领域作为切入视角,关注于艺术家图像风格中所蕴含的当代文化精神。旨在透过艺术家及其风格迥异而又相互联系的作品,寻求理解中国画在当下的美术进程中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他们的作品,足以说明,中国画在当下多元化的表达中所获得的全新的话语空间;他们的艺术实践,对今人关注古人的传统、当代的文化以及当代的生活,对今天中国画的革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