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我们在路上
不忘初心,我们在路上
——2018年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工作记录
我们在追梦奋进、担当作为的伟大征程中,告别了不平凡的2018年。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宣传思想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活力,遵循我会"拾遗补缺、济弱扶倾、积极务实、量力而为"的十六字工作方针,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开创新时代广东文艺工作新局面添砖加瓦。
我会执行会长林滨先生为大会讲话
之一:我唱渔歌给党听
"有一片蓝,曾教我们内心荡漾……"旋律优美的主题曲《蓝》拉开了汕尾渔歌的演出帷幕,一幅生动热烈的疍家渔民劳作场景,在舞台呈现。
去年10月,由本会全额支持的汕尾渔歌专场《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在首都北京民族剧场演出。演出融合了歌、诗、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舞台变成了波澜壮阔的海洋,变成了旭日东升的渔港,变成了盛满爱和欢乐的渔舟。渔歌追溯着疍家历史文化,再现了疍家传统的民风民俗;渔歌是生命的礼赞,是大海的呼唤,剧终一曲《渔民心向共产党》,更是唱出了疍家渔民对党的感恩之情。
汕尾渔歌乐音和美,旋律细腻,唱词来源于生活和劳作。宋代起便开始传唱,分布于广东汕尾地区,疍家渔民世代口耳相传,与广府咸水歌、客家山歌并称广东三大民歌。2014 年9月,汕尾渔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界称之为海洋音乐的"活化石".
此次进京展演的演员,均为土生土长的疍家渔民。他们出海捕鱼,归而织网,闲暇时排练演唱。
过去只能在船上唱给自己听的汕尾渔歌,如今登上了首都大舞台,这是中国民间口头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更多的人认识并了解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出席观演地有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领导和本会领导,首都观众三千多人,中央一台、四台作演出实况报导。
之二:粤语相声笑彻大湾区
阳春三月,岭南会展览馆里每天人声鼎沸,笑声不断,节日般热闹。《笑星黄俊英——广东文化人物展》,一次别开生面的展览。展览除了图片、雕塑、绘画、书籍和文字,还有粤语相声录像录音滚动播出,有相声表演的舞台、道具和服装展出,甚至还有黄俊英大师率弟子亲临现场,面对观众,即兴一段单口或双口,直笑得人仰马翻,赢来阵阵喝彩。一时间广府人家争说黄俊英。
粤语相声创立于上世纪70年代。黄俊英、杨达等表演艺术家从广州百姓生活中选取题材,以广州方言进行再创作,创作表演了一大批具有广味十足、个性鲜明的粤语相声。幽默机智,活色生香;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凡讲广州方言的地区,都有无数粉丝追随,是几代老广的心头之好。
如今粤语相声艺术同样进入发展和传承的瓶颈。作为粤语相声的开荒牛和推广人,黄俊英先生仍四处奔波,孜孜不倦于粤语相声的演出和教学。有感于黄俊英先生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促进会将黄俊英先生列为2019年"广东文化人物".
与此同时,我们携同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了"粤港澳大湾区粤语相声、小品大赛".大赛分团体奖、个人奖及创作奖,最高奖金高达万元。从初赛到复赛、决赛、总决赛,再到最后在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的颁奖晚会,历时30天,分别在粤港澳大湾区的9个城市进行,引来社会各层面更为广泛的关注,增进了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艺术交流,激发了三地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岭南文化的兴趣及认同。
展览与大赛交融,一静一动,相得益彰。展览及大赛广告跟随巴士在城市流动。全新的宣传模式,立体的展出形式,为今后岭南会展览的策展工作拓宽了新的思路。
我会执行会长张智强先生为大会讲话
之三:广东音乐奏出新章
广东音乐、底蕴深厚,音律舒美,奏响海内外,是岭南文化的瑰宝。
为振兴繁荣广东音乐,做实做强广东音乐作品,在2017年创作、演奏广东音乐的基础上,由广东音乐基金拨出105万元,把历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的获奖作品进行精选、填词,出版《新作品》《粤语小曲》两张专辑,包装和推介"大赛"成果。使广东音乐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同时,"广东音乐进校园"的活动进展顺利。由本会资助全省20所大、中、小学民乐队,开展广东音乐的讲座和演奏。我们希望广东音乐这岭南瑰宝在青少年中传承和发展。
之四:广东雕塑妙手神韵
经过一代代石湾陶艺人薪火相传,广东石湾公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国内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柏林,作为石湾陶艺近年来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通过扎根于石湾陶艺传统之上的全面探索与创新,赋予古老的民间工艺以鲜活的生命力,开拓出以市井风情为特色的创作路线,成为石湾陶艺创作的新派代表。
去年5月11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佛山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妙手神韵——2018潘柏林陶塑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出席的有原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和首都知名艺术家和观众数百人。本次活动,规模之大、作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技艺之精,观众的热情好评均为近年所罕见,是一次难得的文化艺术盛会。
我们把具有中国雕塑传统特色,同时兼备岭南民俗文化特点的"石湾公仔",展示于中国最高级别的艺术平台,既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宣传,也是岭南陶艺家艺术自信的体现,更是唤醒民族自信心,重拾传统文化精粹的一次亮相。
理事霍志钊先生与我会执行会长张智强来临会议场地
之五:公益性展览熠熠生辉
岭南自古钟灵毓秀。纳言敏行的广东民间艺人,用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传统工艺,记载着岭南大地的文化历史,描绘着南粤人民的生活图景。
静立在珠江边上的岭南会展览馆,是我会专用于常年举办各种公益性文化艺术展览的展览场所,二十多年了,始终以零租金的方式展出各种美术工艺,供市民免费参观。2018年,岭南会展览馆共举办了28场广东传统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中国书画艺术的专题展览。
其中,广东文化人物系列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翟惠玲《华章逸彩》陶瓷艺术展;广东著名画家林丰俗《造化心源》艺术回顾展最具影响力,参观人数络绎不绝,社会反响热烈;著名书法家连登《诗心如幻 笔墨崇虚》书画展、著名书法家周树坚书法篆刻展等,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文化交流展览,如《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展》、《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精品展》、《西藏民间工艺精品展》、《广西坭壶展》等,也赢得好评与喝彩。省内省外的同行和观众,切磋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外,我们还组织了《福建漳州白瓷展》、《吉祥旺旺生肖展》、《 遥望石湾 》等展览到澳门展出,我省的国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们精品之作,让澳门观众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对祖国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一件件凝聚着创作者心血汗水的精美艺术作品,让人流连忘返;一场场各具特色的展览,是滋养身心的文化盛宴。
之六:扶持青年集市
我们继续举办春、夏、秋、冬四季四场"岭南青年工艺美术创意集市"慈善活动,为在校大专学生和青年工艺美术艺人提供了创业的实践平台,每次集市都有100个左右的摊档、几百位青年学生和手工艺人参加,前来参观的市民十分踊跃。
参展作品包括了雕塑、漆器、编织、陶瓷、刺绣、剪纸、雕刻,以及地毯、金属、首饰、花画工艺品等等,琳琅满目,五彩缤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并具有观赏性和实用价值。
我们为每期每一个学生摊档提供200元的扶助金,集市销售收入全部归学生和青年艺人所有;获奖的年轻人有奖金有证书。获奖证书是日后技术资格评审的依据,累计获奖三次以上,即可与市级的金、银、铜大奖待遇同等。
这项集市活动已举办了12期,一批岭南传统工艺美术的接班人由此起步。创办青年集市,缘于一个朴素的动机:让热爱艺术、具有天赋、勤奋努力的广东年轻工艺人,得到社会关注,得到大众关爱,得到社会团体最具体最实在的帮助。
我会新任秘书长黎家乐先生为大会讲话
之七:资助贫困大学生
去年10月,吴小茜秘书长带队到和平县进行扶贫助学回访调研。走访了正在大学就读的4个受助学生家庭,与已经回家乡工作的两名毕业生代表见面,并与县委领导、县教育局长等充分交流了意见。
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认为和平县最需要的人才是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法律人士、工程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士,于是促进会自2011 年起,选择考取本省师范、医学、农业、理工等重点院校的贫困生作为资助对象,鼓励他们毕业后回到本地为家乡的脱贫和富强做出贡献。
"和平资助"是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重点扶贫工程之一。促进会每次去和平县都与学生座谈,走访多户贫困家庭。 8年间共资助177人,发放资助金额380多万元,现有四届学生共117人毕业(含6人考取硕士),全部走上工作岗位,其中9名回到河源地区。
今年广州大学共有114名贫困生,接受了我们的资助。受助学生除了来自我省的贫困地区、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还来自西藏、新疆、甘肃、陕西、贵州、云南边远地区。
至目前为止,接受我会学费资助的大学生累计有2009名。"让贫家子弟有尊严、有信心地完成大学学业,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这是我们的心愿。
之八:举办老年人门球赛
此外,我们成功举办了第24届老年老年人门球赛事(含粤港澳台),第23届全省老干部桌球赛。这两项赛事均由本会出资,每年的比赛,成为全省各地爱好运动的老年人的一次盛会。
我们严格按照中组部的相关要求,调整和健全了本会的领导班子。通过调整,洪志军同志担任会长,林滨、张智强、黄秉璋同志任执行会长,吴小茜同志担任秘书长。一批老同志不再担任本会的工作,28位工作人员进入我会成为会员,增加了本会的新鲜血液,实现了年轻化。
修改了促进会章程,将我会有关会务方针、财产信托以及物业等以章程形式规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严格照章办事。
本会党支部组织生活健全,党员在各项工作中都很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去年11月,我会党支部发展了一名新党员。
老会长叶选平同志时刻关心着促进会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方向。他认为促进会要坚持民办,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广东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上;坚持存本用息,节俭办事;依靠政府和社会,讲究实效,坚持实事求是。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叶主席亲切的话语犹在耳畔。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昂扬的精神,一种生机勃勃的青春力量,也是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不断进步不断前进的源泉。
不忘初心,我们在路上。
不忘初心,齐心协力再出发
红志军
我会会长红志军女士为大会讲话
同志们:
早上好!一年一度的促进会会员大会,如期召开。今天,我代表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向全体会员,向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朋友,谈谈促进会2019年工作设想,请大家审议。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是一个社会团体,我们没权没钱,只有一腔热血。正如创会会长选平同志所说:"大家有激情,就能成就一番事业".27年来,我们在"拾遗补缺、济弱扶倾、积极务实、量力而为"十六字工作方针指导下,主要在奖教助学、扶持民间文化艺术、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承担了社会团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016年在广东省民政厅首次社会组织评级中被评为"五A"社会团体组织。
这次参加大会的我会领导
2018年来,我们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更加注重并加强了以下方面的建设和投入——
一、加强思想建设,建立一个有创新意识、有制度规范的社会团体。
⒈选出了新的班子、修改了章程,业务主管部门由省委宣传部改为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本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⒉坚持党支部建立在本会上,党支部书记是监事。严格遵照党章规定和上级组织要求,本会正常举行支部活动,开展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以及党务工作;社会组织跟党走,把社会组织建设成为听党话、跟党走的重要力量。去年发展了一名新党员。
⒊建立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运行机制。促进会制定了十项规章制度,包括展览馆的安全保卫制度、财务制度、劳动制度、文件档案制度;做好本会的日常信息网络工作,加强对网站、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使本会工作更为公开、透明,并进一步向主流媒体及大众网络开放,争取更多的群众,尤其是年青群体的关注与互动,群策群力,共同参与,使促进会的工作更加富有朝气和活力。
4.稳健理财。广东文化基金在香港信托13周年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正与有关银行进行磋商,开展国内信托。继续稳健推进理财增值工作,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参加会议的理事和会员在阅读文案
二、庆祝祖国华诞70周年,是2019年系列展览重点。
1、今年三月,我们成功举办"笑星黄俊英"展览以及粤港澳粤语相声小品大赛。两项活动同时举行,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此次展览大胆创新,除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实物,还采用了音频影像,甚至将表演的小舞台也搬到了展出现场,展览馆人头涌涌,参观人数超过3000人,笑声不断,吸引了众多观众。粤语相声小品大赛更激发了群众热情,选手年龄跨度老、中、青、幼四代人,参赛者年龄最大87岁,最小5岁,共118支队300多人参赛,阵容鼎盛,涵盖粤港澳大湾区,反响热烈,影响深远。
2、岭南会展览馆今年25个展览,展览内容要更突出岭南人物、岭南风情、岭南故事。今年要有1至2场科技含量高的展览,并辐射到粤港澳大湾区。
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七十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几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祖国的今天来之不易,这是14亿中国人民的骄傲,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我们拟充分利用岭南会展览馆,开展"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大型展览。并将声控、视频、观众互动等结合展览内容一并展示,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年青人吸引到展馆,也希望促进会工作人员学会掌握和运用高新科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用心用情用功,抒写历史,描述人民,歌唱祖国;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把岭南会展览馆办成展现岭南文化的一张名片,坚定文化自信,着力面向未来。
三、继续支持乡村优秀教师"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这次与省教育学会共同举办的乡村教师"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使近三分之一的乡村优秀教师得以参与很多专项课题,这对较快提高乡村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际水平有很大帮助,颇具现实意义。很多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最近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谋而合,说明我们这个项目的"问题导向"抓得准,具有超前意识。现在,关键是怎样拿出和拿出怎样的科研成果。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次活动,能发现一批有"深度思想内涵"的好文章,一批"破解广东农村教育瓶颈"问题的成果文章,推动乡村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并发扬光大。
四、精准扶贫,努力寻求奖教助学工作的最佳方案。
由本会资助学费的贫困大学生工作已经开展了13年。累计资助学生2009名,累计资助金额1390多万元。革命老区和平县全额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去年已毕业117名,累计资助金额达379万元。这项工作,原希望于用"道德契约"教育并约束每一个受助大学生,当他们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上时,当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也为贫困的学弟学妹们贡献一点力量,举起爱心的薪火,筑起爱心的长城。但是,99%受助的学生都未能实现信誉上的承诺。13年了,目前只有12万元人民币通过"道德契约"账号,返还学费的资助。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治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十多年来,我们开展的这项助学工作,让2000多名贫困孩子顺利并体面地读完大学,有的甚至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大多数都留在城市,谋到了理想的职业。但希望他们回馈社会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明年是全民进入小康社会,奖教助学工作如何做?我们准备与有关部门召开研讨会,也恳请在座的教育界理事提出宝贵建议。
到会理事在交流文案
五、文化传承从孩子抓起,广东音乐进校园。
广东音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是岭南的三大瑰宝之一。悠扬激越的广东音乐,使得世界各地的广东人对家乡一往情深,魂牵梦绕。为弘扬和推广广东音乐的传承,培养下一代对祖宗传下来的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我们在全省大、中、小学挑选了20间学校,在培训学习和演奏中,让广东音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这项活动不单要求孩子们会演奏经典曲目,而且还要把六届广东音乐创作大赛的曲目进行演奏及填词。我们准备用十年时间,在这20间学校普及广东音乐。期间,我们会定期派出专人检查调研,并给予指导。
六、继续举办岭南青年工艺美术集市,打造广东民间工艺新人新作品的新平台。
岭南青年工艺美术创意集市,是我们为在校大专学生和青年工艺美术艺人打造的一个创业实践平台。每次集市都有100个左右的摊档、几百位青年学生和手工艺人参加,前来参观的市民十分踊跃。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
越秀区委、区政府一直关注着在岭南会展览馆开展的青年工艺美术集市,提出与我们共同合作,打造成又一个熠熠生辉的珠江岭南工艺文化走廊,让广州新老艺人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连结着民族的感情。让更多的人关注,让更多的部门参与,让更多的力量投入,众志成城,共同托起岭南文化的巍巍峻岭,山高水长,永葆青春。这是我们所希望的美好蓝图。
同志们!有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负时代,不辱使命,我们有信心做好促进会的各项工作,满腔热忱,积极务实,继续开拓,继续远航!
请各位审议,谢谢大家。